皮娅解释,所以我们在全欧洲的范围寻找合作伙伴,通过规模经济和竞争机制,在追求最高回收标准的同时保持低价。
更为重要的是时隔一天后,同为协鑫旗下的协鑫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协鑫新能源)以每千瓦时0.61元的低申报电价,登上了阳泉的光伏领跑者计划项目推荐企业名单。但在大多数业内人士看来,这样的价格并不能盈利毕竟在实际情况中,补贴滞后、各地弃光限电频发、融资成本居高不下。
作为中国最有名的光伏企业之一,协鑫(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协鑫)在8月下旬的一系列动作可能引发全行业低价竞争。按照2016年5月30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完善光伏发电规模管理和实施竞争方式配置项目的指导意见》,上网电价被引入到竞争的因素中,12家被推荐企业电价都低于国家规定的阳泉光伏标杆电价。目前,中国光伏组件企业除了采购保利协鑫在内的国内少数几家企业的原材料外,就是依靠进口欧美及韩国原料图为正泰新能源董事长仇展炜接受新华网采访。国家能源局也要求各省在拿指标时都要求出台竞争电价。
仇展炜还告诉新华网,当前光伏行业限电、补贴不到位等顽疾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正泰新能源今后的发展,需要更加稳健,公司目标是每年增加500-600MW自己持有,另外还要做光伏电站整体方案解决的服务商,为光伏行业提供交钥匙工程,给其他企业提供有质量有价值的的电站。在大同领跑者基地建设过程中,正泰新能源比绝大多数企业都具有成本优势。面对这一挑战,接过守护海岛光明任务的应届大学生毕业生余骏更新了发电机组,将原先的单相供电改为三相供电。
未来,光伏发电项目进一步扩大覆盖面、技术不断优化提升,与柴油发电形成联动,有望为更多海工装备企业等非居民用户建设起更加坚强和智能的电网,助力荷包岛和高栏港加快发展。2015年,荷包岛总用电量为61463千瓦时,平均月用电量为5122千瓦时;今年1月至8月用电电量为39917千瓦时。据介绍,荷包岛现有用电户88户,其中84户为居民用电。很难想象,20多年前,它只是太平洋与黄茅海之间的一座孤岛,与大陆相隔十公里,每周一班的渡轮需要半个小时。
我是1975年从高栏港迁来这里的最近,以这套系统为核心的荷包岛离网光伏发电项目成功投运,打通了海岛供电服务最后一公里,昔日最后一个不通电的村庄终于迎来24小时供电时代。
主要是居民用电,高峰集中在晚上,平均每晚用电30千瓦。如今,在距离广东电网珠海供电局荷包岛服务点不远处,20块250瓦的废旧电池整齐排列,组成一套光伏发电综合系统。荷包岛平均日照时间达3.5小时,丰富的日照资源给光伏发电提供了天然优势;但同时,高温高盐碱度的环境也带来一些不利因素。周国有回忆,当时白天没有电,晚上7时到10时靠水厂的柴油发电机发电照明,每天照明时间仅3个小时。
这里是南海旅游胜地,每年吸引着不少游客前来观光。天刚亮就出海捕鱼、下午回来简单收拾鱼获、晚上10时早早睡觉曾经,在以电为稀的年代,荷包岛上很多像周国有一样的村民每天循环过着这样单调的生活,没有空调、没有电视、没有娱乐。面对这一挑战,接过守护海岛光明任务的应届大学生毕业生余骏更新了发电机组,将原先的单相供电改为三相供电。驻岛的首任光明使者俞鹏带来一台160千瓦的大容量柴油发电机,与荷包村委会原有的两台发电机轮流发电,从此岛上供电时间从每天5小时增至8小时。
更重要的是,24小时稳定供电不仅彻底改变岛上居民的生活,更有望为建设荷包岛海工装备制造产业园、助力珠海西部生态新区发展提供电力支持。经过充分调查研究,最终,珠海供电局采用了一套10kwp光伏离网系统,用20块250瓦的光伏组件(总功率5千瓦)实现光伏发电。
为了让荷包岛居民用上24小时不间断的稳定供电,2015年,珠海供电局成立专项攻坚小组,利用退运的废旧电池实现光伏发电,在降低发电成本的同时,也降低柴油发电的空气污染。2012年11月,岛上发电时间达到每天10小时。
这就是珠海供电局荷包岛服务点所在地,也是十六年来给整座岛提供光明的心脏。珠海供电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荷包岛现有用电户88户,其中仅4户为非居民用电,且三大通信运营商的基站就占了非居民用电中的3户。不断增加发电时间站在高栏港码头举目西望,荷包岛就漂浮在远处海面上。改善居民生活支持海岛发展老居民周国有今年52岁,已在岛上居住40多年。到2015年进行光伏改造之前,每天发电时间可达13小时。今年1月至8月,岛上用电电量为39917千瓦时,高峰集中在晚上,用电功率可达30千瓦。
很难想象,20多年前,它只是太平洋与黄茅海之间的一座孤岛,与大陆相隔十公里,每周一班的渡轮需要半个小时。根据《广东珠海西部生态新区发展总体规划(2015-2030)实施方案》,珠海将规划建设荷包岛海工装备制造产业园,大力发展浮式储油卸油装置(FPSO)、钢质导管架平台和深水浮式平台、钢管油管等关键部件、港口机械等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建设世界级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
周国有对比40多年的用电情况,显然深有感触。由于距离过长,大陆上的电网无法接入,曾经,全岛居民的生活仅靠2台柴油发电机(容量为40千瓦和80千瓦)支撑,每天发电时间约5小时。
近年,随着高栏港区的发展,荷包岛已成为港区海工装备制造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介绍,荷包岛现有用电户88户,其中84户为居民用电。
2000年7月,珠海市南水镇电管总站,即珠海供电局南水供电所前身,接管荷包岛,负责岛上的发电、送电、维护电力设施和电费结算一条龙服务。现在好了,家里24小时不断电,生活也更加便捷。与光伏系统配套的蓄电池主要用于无日照或日照不足时的用电供给,容量达300安时,可持续供电超过50小时;若工作时段有日照,则用电直接来自太阳能转化,不经过蓄电池,有利于减少蓄电池寿命损耗并提高系统效率。20多年前,荷包岛只是太平洋与黄茅海之间的一座孤岛,白天没有电,晚上7时到10时靠水厂的柴油发电机发电照明,每天照明时间仅3个小时。
目前,光伏发电系统已连接到27家居民用户,下一步还会覆盖至全岛。2010年,荷包岛一跃而成为南海旅游热点,岛上旅游开发快马加鞭,用电量大增。
2015年,荷包岛总用电量为61463千瓦时,平均月用电量为5122千瓦时;今年1月至8月用电电量为39917千瓦时。珠海供电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这个特点,如今岛上采取柴油发电和光伏发电混合的供电方式,每天9:30至12:30、18:30至次日4:00等高峰期使用柴油发电机发电,而光伏发电则用来填补余下的低谷时段用电。
未来,光伏发电项目进一步扩大覆盖面、技术不断优化提升,与柴油发电形成联动,有望为更多海工装备企业等非居民用户建设起更加坚强和智能的电网,助力荷包岛和高栏港加快发展。完善的电网建设和供电系统是实现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此外,原有的柴油发电机仍作为发电主力,即便遇到连续阴雨天或是光伏供电不足时,也可作为候补选手,确保岛民全天的稳定供电,大大减小了蓄电池的配置,节省下一大笔投资。据统计,岛上的常驻居民从最初的36户已增加到84户,不断延长的发电时间,让这些居民获益匪浅。然而,这仍然无法彻底解决问题。这座昔日不通电的孤岛终于迎来24小时稳定供电时代。
光伏发电解决最后一公里从荷包岛码头上岸,穿过小街,在一片已除草的泥地上,20块250瓦退运的废旧电池整齐排列,组成一套光伏发电综合系统。不远处,一栋双层传统岭南小楼在山脚若隐若现。
经过不懈努力,今年8月31日,荷包岛离网光伏发电项目成功投运。吴炬卓介绍,工作时,光伏系统同时供电给岛上耗电及蓄电池储电。
不仅岛上居民生活改变巨大,24小时不断电更有望为荷包岛未来的产业发展提供支持。他说,由于居民人数少,岛上发电多年处于亏损运营状态,南方电网坚持普遍服务原则,通过公司费用补贴不断增加发电时间;加上岛上气象灾害多发,对柴油发电机的损耗很大,使光明之路走得更加漫长。